欧洲转美国留学生条件-欧洲转美国留学生条件是什么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欧洲转美国留学生条件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欧洲转美国留学生条件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欧洲国家的硕士毕业可以到美国找工作吗?
1 可以直接去加拿大找工作,但是没有拿到工作或者居留签证的话,只能待到签证截止日期前,否则就没用了。
2 美国也有公司会接受英国大学毕业的国际求职者,但肯定没有相同学历背景的美国人或者在本地读大学的求职者有优势。
3 如果能顺利进入美国公司工作,拿到雇主担保和工作签证,是可以根据政策申请移民的,这个要自己来申请,公司只出签证和担保。
二战美国的政策为什么是先欧后亚?如果先亚后欧会有啥后果?
二战时期的美国***经过全面权衡做出了“先欧后亚”作战方略,这样的方略从二战全局来说无可非议,但这给中国抗战带来了巨大的牺牲。
按道理来说,“孤立主义”笼罩的美国经过“珍珠港***”的创痛,本应顺全民同仇敌忾之势先行对日作战,以雪太平洋舰队遭受的奇耻大辱。然而当时的美国罗斯福***却作出了“先欧后亚”的作战方略,将作战重心放在了首先打败德国。
为什么要“先欧后亚”,而不是“先亚后欧”呢?
诺曼底登陆
这主要有五个方面的因素:一是美国认为德国******是二次大战轴心国的元凶。相较于恶魔***的穷凶极恶,相较于德国占领欧洲后的无穷战争潜力,美国认为日本国小力弱尚难于持久作战。
二是从文化价值观认同上,美国文化是欧洲文明在北美大陆的继承和发扬,欧洲则是美国文化的摇篮,无论从种族、政治、经济等多个方面美国和欧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美国取代英国成为世界的霸主之后,美国一直是西方世界的重要一员。三是从经济利益上,欧洲是美国经济贸易的主要对象。虽然二十世纪初美国逐步成长为自给自足的经济大国,但美国出口贸易的一半以上在欧洲大陆。
日本偷袭珍珠港
四是从国防角度讲,美国认为即使日本占领了全亚洲,这也离美国本土尚远,而不像德国一旦攻陷英国,美国就会失去最后一道屏障直接面临战火。五是从美国的传统军事战略讲,当年的美西战争使美国人认为欧洲的西班牙对美国东北部的工商业中心威胁最大,后来的英日同盟更加固化了美国的战略认同,虽然后来1922年英日同盟瓦解,但美国的“先欧后亚”战略就此确立。
美国的“先欧后亚”战略体现在,美国1941至1942年依据《租借法案》援助中国资金占比1.5%,1943至1944年仅为0.5%,1945年为4%。而同期英国、苏联等欧洲国家却数倍于中国,中国的抗战一度艰难,中国军民的牺牲巨大。当然美国后期对中国抗战的支持有目共睹,尤其是“驼峰航线”的美国子弟兵同样牺牲巨大,中国人民至今感恩相待不曾有忘。
如果先亚后欧,无疑亚洲战事会先于欧陆结束,日本***的丧钟会更早敲响,中国人民的胜利会更早到来,美中关系将会是另外一个结局,亚洲的历史会有一些不同。
欧洲是当时世界最重要的工业中心,而亚洲则不是。因此,两个战场的战略价值有显著的区别。
如果日本完全占领亚洲,那么日本首先规模有限,需要大量的时间消化占领区的***。而由于亚洲落后的情况,核心产品仍将是初级产品,日本需要运输回日本本土或者日占东北地区才能转化为工业制成品。日本的工业产能和产值都相对于欧洲有着明显差距,即便完全占领中国和东南亚,日本仍然需要大量的资本和***进行消化,比如说日本1942年占据了婆罗洲油田,直到1944年下半年仍然没有恢复战前的产能,还在投资重建的阶段。这种过程美国能***取的措施就很多了,比如潜艇战等。依托更先进的技术,如果美国先行击败德国,对付还在艰难整合一片空白的亚洲的日本仍然不是特别困难的问题。
但是如果让德国先行完全占领欧洲大陆,那么德国可以整合的就是中欧-西欧的整个工业能力,而且德国通过战前的蚕食和闪电战,对工业产能破坏并没有多大。如果不以欧洲为重点,那么英国在面对整合整个欧洲大陆工业能力的德国面前抵抗将愈发困难,最终很可能导致德国发展的海军取得在欧洲海域与英国一较高下的能力,从而具备占领英国本土的条件。若英国沦陷,那么美国就需要跨越整个大西洋对欧洲进行权力投射,而且还会丧失对德国进行战略轰炸从而削弱德国工业的能力,这所需要的***量将是诺曼底登陆的数百倍,风险也极高。对于东线,少了英国的帮助,苏联多半也将难以抵抗整合欧洲大陆***的德国,最乐观也要丢掉整个欧洲部分,这是苏联的核心地带。这种先亚后欧的战略态势相当于,战后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废了三个,只剩下美国和远没有工业化的中国,要面对体量足以与美国一较高下的统一欧洲的德国,这个问题就远比统一亚洲的日本大得多,1300多万美国军队恐怕仍然不够。
先欧后亚还是基于不同地区的战略潜力而确定的,在总体战时代,这个战略要确定下来并没有什么意外。
因为根据当时的世界格局来看,二战时期欧洲战场的地位要远远大于亚洲战场。欧洲可以说是当时的工业中心和经济中心,且位于欧洲的都是一些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而在亚洲,除了中国这个才推翻封建统治不久的国家之外,其余的小国或多或少的都还是西方国家的殖民地。其次,纳粹德国又是三大轴心国当中实力最强的,而日本所处的地理位置又与美国相隔甚远,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先消灭***轴心国中最强的德国,再转而消灭日本***军国主义。对于美国来说,影响都不大,毕竟在亚洲战场,还有一个中国在同日本作反侵略的斗争。
- 为何先欧后亚?
“先欧后亚”的政策是美国罗斯福***于1941年1月在美国华盛顿同英国***举行参谋会谈,从而确立了“先欧后亚”的总体战略方针。因为根据当时的欧洲战场形势来看,由于英法两国早期的“绥靖政策”,德国于1939年率先开启了闪电战,后又与苏联瓜分波兰。转而又将矛头对准了西欧,绕过了让法国人引以为傲的马奇诺防线,攻进法国。法国也与40多天后不占而降,在相继占领了西欧和北欧的一些国家之后,欧洲大陆上就剩下了英国这个岛国还在苟延残存。而后的德国又撕毁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转而开展东线战事,此时的欧洲战场可谓是岌岌可危。
根据资料记载,1941年底德国及其同盟国以及其被占领的国家和地区,当时钢的产量就达到4千万吨以上,煤达3亿多吨,汽车达60多万辆,武器生产居世界第一位。更何况早在1939年,就有情报传出德国正在研究一种杀伤力和危害都超强的武器,而在美国***的眼里来看,此时的德国在多方面都对美国的安全构成严重的威胁。鉴于此时欧洲战场的形势,在英美苏等国的领导然和***眼中,***轴心国当中,德国构成的威胁永远是排第一位的。因为从英国的伦敦到达美国的纽约只有6000多公里,而从美国的旧金山经过夏威夷再转到日本东京湾,足足有一万多公里。其次在1937年美国向欧洲时输出的贸易额是22亿美元,而对亚洲地区的贸易额仅仅只有10亿多美元。
所以不管是从欧洲的战事、经济、地理位置方面来看,欧洲战场相对于亚洲战场要略为重要一些。“先欧后亚”政策的制定之后,英、美、苏三个主要的国家也纷纷密切合作,迅速击中兵力对欧洲战场、大西洋战场上、北非战场上的轴心国军队发起了进攻。与此同时,美国也在亚洲地区与日本爆发了太平洋战争,在此之外,英美两国还根据“先欧后亚”政策给予了中国大量的军事和经济援助。
至于“先亚后欧”政策实行的话,或许欧洲战场上的英国和苏联将会面临着更加惨烈的反***战争。但对于亚洲战场上以中国为首等其他遭受日本侵略在内的国家会更早地收获反***战争的胜利,而日本的“大东亚共荣圈”的美梦以及谎言也将会早日破灭,亚洲战场的战事也会早先于欧洲战场结束。但根据当时整体的战事形势来看,“先欧后亚”都是最好的决策。
能力有限,多有疏漏,烦请纠正。
文|宇泽历史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欧洲转美国留学生条件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欧洲转美国留学生条件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qzdeycw.cn/post/151971.html